“中秋”二字最早出现于《周礼》之中,魏晋时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王献之《中秋帖》现仅存3行22字: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 阅读全文>>
这十个字,笔划虽少, 看似简单,结构却最难把握, 其中的哲理,也耐人寻味。一、人 写"人"需两笔 ,做人要一生,一笔前半生,一笔后半生;一笔写前进,一笔写后退;一笔写付出,一 阅读全文>>
《中秋帖》又名《十二月帖》,草书,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,曾被清高宗弘历(乾隆皇帝)誉为“三希”之一,意即稀世珍宝,现藏故宫博物院。晋 王献之《中秋帖》卷(传)纸本草 阅读全文>>
《中秋帖》﹀[東晉]王獻之《中秋帖》(又名《十二月帖》),紙本草書,27×11.9cm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,是其“一笔书”的代表作品。《中秋帖》总共3行 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