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《遣书帖》又名《昨故遣书帖》,榻本,7行70字,草书。入刻《淳化阁帖》、《大观帖》、《澄清堂帖》、《绛帖》、《玉烟堂帖》、《星风楼》、《宝贤堂》等。 【一版】羲之白,昨故遣书,当不相遇,知君还喜慰,足下时行想今善除犹耿耿,僕时行以十一日, 阅读全文>>
蘇軾表忠觀碑帖(蔣君鄰藏),蘇軾撰文并書丹,元豊元年(1078年)立石,拓紙均高40釐米、寬60釐米,揚州市圖書館藏拓。 此碑文脱胎于颜真卿《东方朔画赞碑》,风格以清雄二字概括。为苏东坡“四大名碑”之首。 阅读全文>>
清 郭均《重修咸阳县城碑记》为楷书碑刻,碑高约254厘米、宽90厘米,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。 此碑笔法和结构既有柳楷的挺拔,又有欧楷的遒劲。该碑通篇血脉相通,法度森严;用笔挑剔犀利,方圆并用,刚柔兼济;结体匀整遒丽,方正稳健,肥瘦适宜,优雅可人,堪 阅读全文>>
赵孟頫《静心帖》,笔法纯熟,秀气俊逸。 赵孟頫行草书《静心帖》,又称《经率帖》 该帖是赵氏写给吴森(字君茂,号静心,吴兴人,好古画)的信札,应书于赵氏在江浙任职时。该帖法度谨严,飘逸潇洒,笔法圆润流畅,起笔藏露结合,运笔迟速交错,转折方圆交替 阅读全文>>
王铎,似乎总是饱墨欲滴,一经着纸,便势如飘风地书写开来,最终的笔墨呈现纯属自然而然,使得黑白之间又分出许许多多不同层次的色阶。有浓方显淡,有枯方显润,从头至尾呈现出一种连绵之势,若大江之水顺势涌开,奔轶绝尘。 没错,这就是“笔神”王觉斯,一 阅读全文>>
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 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,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各有造诣。尤擅长行书和小楷,温润秀 阅读全文>>
董昶,字惟明,苏州人。明代诗人。与同郡宋克有交游,洪武四年宋克往凤翔一别二十年。董昶题写跋文时,宋克已经仙逝。 董昶楷书题跋宋克万竹图卷,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。 释文:吴郡夏彦哲氏博雅好古,尝于市肆中购得手卷一枚,出示与余,乃故人宋公仲温之所作 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