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门二十品之元详造像记,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 造像记高88厘米,宽42厘米,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。 造像龛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古阳 阅读全文>>
拓片版本 清道光拓 顧千里、瞿鏞藏拓 正書 丁惠康捐贈 题跋印记 鈐“良士審定”印 拓片录文: 太和[十]九年十一月使持節司空公長樂王丘穆陵亮 阅读全文>>
《论经书诗》 北魏正书摩崖刻石群。永平中郑道昭尝登云峰山、天柱山、大基山等名山大川游览唱酬,足迹所至,辄书碑题诗于崖石上,其书闲雅简淡,浑穆而有篆隶遗韵,为北魏著名 阅读全文>>
古代碑帖集 《郑文公碑》,即《魏兖州刺史郑羲碑》,北魏摩崖刻石,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(公元511年),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。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。当时郑道昭是兖州 阅读全文>>
张弼(1425~1487年),字汝弼,号东海,松江华亭人,是明中前期卓有成就的书家。以前见到张弼的作品,总是不以为然,缘于陈献章曾对张弼草书作过“好到极处,俗到极处”的评 阅读全文>>
《祁大夫字说》,清何绍基书,纸本楷书。28行,共423个字。每页规格为24.4cm×15.8cm。刊于日本《中国书道全集》(二十四)。 《祁大夫字说》体现了何氏对颜鲁公书作的 阅读全文>>
书法艺术以实用的文字来体现,是否有神韵、有美感,是欣赏书法最基本应注意的。书法美的表现,不外有"实"与"虚"两个方面,即"形质"与"性情"两大方面。 1、"实"(形质)方面: " 阅读全文>>
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"书法"和"文学"有相通之处。书法和文学艺术虽然分属两个范畴,但就创作途径而言,书法和文学都是通过"字"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,"字"的结构和含义,是 书法和文 阅读全文>>